冬日午后的小藍經濟開發區略顯冷清,幢幢新起的高樓林立道旁,仿佛待價而沽,路上也鮮有行人。驅車駛過,最亮眼的便是永通發展集團的大樓,樓前的一方噴泉怡然涌流,令人頓覺活力四溢,大廳中擺放的鮮花與綠植也滿富生機。李江山熱情地引記者到他的辦公室,客來煮茗,在滿室茶香中,李江山的創業歷程如畫卷般徐徐展開。
江山代有人才出
“創業,要能夠吃苦,要有智慧”,李江山開門見山。
祖籍福建泉州的李江山于上世紀八十年代,遠赴新加坡成為家族企業永通公司的新成員,與伯父、父親、叔叔、姑母在異國經營玩具、咖啡等小商品,偶爾也做一些旅游和國際貿易。雖然姊妹親人在一塊其樂融融,但只有幾百萬人口的新加坡不夠他們施展拳腳,于是將公司搬到了香港。上世紀九十年代初,正是香港房地產業如火如荼之時,永通公司在這股熱潮中開始涉足地產行業,并于此搏得第一桶金。也正是此時,李江山在遨游商海的過程中慢慢積累經驗、練準眼光,逐漸形成自己的生意經。國際貿易仍是這一期間的主要業務,主要經營鞋、服裝、日用品等,公司在洛杉磯、迪拜、巴拿馬等地都設有銷售點。1997年,亞洲金融危機爆發,香港許多企業在這場風暴中深受其害,甚至大量破產和倒閉。然而,李江山以其敏銳的觸覺,在亞洲各國貨幣兌美元匯率大幅下跌之初,便棄用美元改用人民幣進行交易,盡量避免美金貶值帶來的風險。得益于中國政府堅持人民幣不貶值,永通集團雖有損失,但不致傷筋動骨。經歷了這場風暴,李江山更懂得怎樣在風云變幻的商場中帶領他的企業破浪前行。
在李江山眼里,打造一個好的團隊是企業的制勝關鍵!耙粩嗵岣咂髽I增長率,就必須倚靠設計、生產、經營、企劃、銷售等各個團隊的通力配合,不僅要不斷提升產品質量、創新產品款式、了解消費需求,更需要熟悉國家和地方政策,提前做好評估工作,進行科學化運作,這樣才能讓企業健康成長、永葆活力!痹谟劳,這個團隊已經鑄就,各條流水線上的職工各司其職,他們都把永通當作自己的家。仿佛一個磁場,把人心凝聚到一處,而散發磁力的核心便是企業的“人性化”關懷。大到吸引專業人才,通過培訓使他們盡快融入團隊,小致關心員工的家庭生活,為他們解決后顧之憂,永通不斷打造“以人為本,科技創新”的企業文化,使多樣化的管理激勵機制落在實處,把集體智慧發揮到最大。
雄厚的實力、一流的設備、先進的管理、精湛的技術,讓永通在國內行業品牌競爭中脫穎而出。公司以過硬的質量和優質的服務使產品遠銷歐洲、美洲、中東、南美等地區。李江山說,只有不斷創新,引領世界先進潮流,企業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。
李江山深入一線探訪生產情況
指點江山,揮斥方遒
走進江西永通鞋業有限公司的廠房,一條條流水線有序地運作著,工人們一絲不茍地作業,整個車間顯得很安靜,只有機器運轉的嗡鳴,從此端走到彼端,一雙鞋便由原料制成成品了。摩挲著剛做好的一只puma運動鞋,李江山說介紹說,永通通過管理創新、科學創新,陸續引進臺灣先進的全套制鞋設備及檢測設備,具備年產千余種鞋共1000多萬雙的生產能力。同時,聘請內地、臺灣及香港的一流設計師,利用電腦輔助設備,領先開發各類款型的休閑運動高新產品。
說到自己一手創辦的鞋廠,李江山顯得很興奮。掐指一算,這廠子在江西落戶已經整十年了,十年磨一劍,工廠由起步到成熟,李江山細品個中滋味覺得既艱辛又幸福,他把思緒拉回十年前。2002年,李江山在幾個老鄉的引薦下,多次來贛考察,他對江西“親商、安商”的投資環境非常滿意,而省里、市里關于招商的優惠條款更讓他覺得前景燦爛,于是他通過電話向董事會其他成員通報了情況,很快便簽署了投資協議。2003年6月10日,小藍工業園舉行隆重的開工典禮,一掃“非典”帶來的陰影,而江西永通鞋業有限公司是第一批入駐小藍的企業,也是李江山在小藍投資的第一個項目。2800萬的注冊資金,2100余名職工,永通鞋業公司成為集標準生產廠房、綜合辦公樓、員工宿舍、員工俱樂部、休閑廣場于一體的現代化產區,它為新興的小藍工業園注入了第一股新鮮血液。至今,李江山仍記得2004年8月5日,當裝滿公司產品的第一個貨柜車駛出廠區,他的心情是何等激動。
首戰告捷,李江山信心大增,很快他又投資2000萬美元成立了中永信置業(江西)發展有限公司。所涉領域也由鞋業拓展到燈具、皮具等。而今,李江山的生意越做越紅火,營業額連年攀升,僅永通鞋業公司全年向縣里納稅便已達到3800多萬元。
林軍主席(中)出席李江山專項基金捐贈儀式
江山如此多“驕”
值得李江山驕傲的,不只是頭頂成功商人的光環,更是他擁有一顆仁愛的心。李江山常說,作為炎黃子孫,每個人都有責任、有義務為國家、為同胞盡己所能多作貢獻。
在不久前召開的省政協十屆二十次常委會議上,李江山的提案《關于化解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在用工、用地、融資和物流等方面矛盾的建議》獲省政協優秀提案獎。作為政協委員,他關注民生、關心國情省情,也思考著如何為江西的發展獻策出力;作為已把江西當作第二故鄉的港商,他身體力行,心系民眾疾苦,并不斷為我省的公益慈善事業出財獻力。他分別當選了“江西省十大愛心大使”、“首屆中國十大杰出公益贛商”,在這些榮譽之后,是一顆拳拳赤子之心。2011年,李江山向中國華僑經濟文化基金會一次性捐款500萬元人民幣,設立“李江山專項基金”, 這項專項基金將主要用于在我省開展扶貧、濟困、賑災、助殘等社會救助活動,包括興辦僑心學校、資助貧困學子完成學業、獎勵僑心小學優秀教師,以及捐建僑心衛生院、老年歸僑僑眷僑心基地等。至今,他已在公益慈善事業上捐款逾千萬。
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,江西省首所僑心衛生所——設立在宜春袁州區合浦村的“李江山僑心衛生所”建成時,李江山年僅12歲的小女兒李嘉馨在落成典禮上的致辭。她說,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,長大后做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,憑自己的能力幫助更多人。說到小女兒,李江山滿臉幸福和自豪,“她小小年紀就拿了好多比賽的冠軍,有機會你去我家看看,有50多張獎狀咧。但最重要的是在她心里有著愛的種子,看到生活困難的同齡人或小朋友,她會主動拿出自己的零花錢幫助他們!睈,是教育土壤上最好的養料,李江山常教育女兒,自己生在富裕的家庭要懂得惜福,懂得幫助別人、回報社會。
對于自己取得的成績與作出的貢獻,李江山謙虛而淡然,“毛主席曾說過,活一天就要學習一天”,李江山認為只有不斷學習,才能讓自己不斷充實。閑時他喜歡讀偉人作品,喜歡看新聞,喜歡和年長而有經驗的朋友聊天。若說有什么癖好,便是喝茶了,茶可提神醒腦,茶有濃淡冷暖,茶中亦藏大智慧。
智者樂水,仁者樂山。許是名字中蘊含的山水靈氣,讓李江山智以處世、仁以待人,人生這山水畫卷也被描繪得高遠壯闊。
Copyright © 2015 永通發展集團 版權所有 贛ICP備16000443號-1 技術支持:云端科技